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设计师以“山水如画,层峦叠翠”为设计灵感,融合传统和现代、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元素,诠释理想生活的品质和乐趣,营造极具人文、禅意的舒适空间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客餐厅连通设计给人以宽敞空间感受,延长视觉流线。横轴动线贯穿整个空间,区域划分明细,走廊上光影加以渲染,呈现一种流动韵律的美感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客厅家具线条简约流畅,不同材质的运用和碰撞,凸显新中式风格特有的质感和美感。“山”的元素点缀其中,巧妙地融入屏风、吊灯、茶几等家具,赋予空间隐约悠远的意境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沙发、背景墙运用山水图案、飞鸟等艺术品,蕴含东方的水墨意境又结合西方的浮雕工艺, 作为整个空间的色彩及主题点缀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“一声啼鸟破幽寂,正是山横落照边。”

飞鸟掠过光影,远山缥缈隐约,活灵活现。如庄公梦蝶,无问真实与虚幻,感受此刻悠然忘我的心境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餐厅大理石桌面调配皮革座椅,“有机”与“无机”、“柔软”与“坚固”完满联系。大理石的冷漠,有皮革细腻的质感来温暖;皮革在锋芒刻画上的缺憾,有大理石的笔挺来补偿。大理石的滑润和皮革所特有的光泽无时不透露着尊贵的气质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中式和西式相结合的设计,实用而富于情调,精美的手工布艺质朴而自然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背景墙画饰中一抹淡雅绿的点缀恰到好处,宛如画龙点睛之笔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玄关设计以实木柜进行隔断,合理划分并充分利用空间。桔黄的灯光摇曳收藏品之间,如置身博物馆般,浓郁的人文气息弥漫周围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艺术品的摆放不仅要突出主题,避免显得过于突兀和特立独行;还应该要注意组合搭配,做到有序而不呆板,灵动而不紊乱,大小搭配与高低组合等,都要不着痕迹地进行过渡。艺术品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蓝黑水墨渲染的地毯,给书房空间增添几许静谧的氛围,于书卷文物中品味禅意和淡然。 窗帘运用传统山水图案挂帘,呼应主题,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一个延伸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圆形实木置物区镶嵌于背景墙面,若即若离,间隙中透出光晕,有日出日落的寓意。 文物古董的收藏摆放有序,透露出深厚的文化修养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世间的繁华落幕,只有在书中求得片刻安宁。书房远离喧嚣吵闹,是最为纯洁的净土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黄色活泼生动,又有蓝色压制,环境中还充斥些许宁静,又选用了纯白、浅蓝和鹅黄为主基调,相互搭配,以红色、黑色为辅助,在环境中到处都有小黄人的卡通形象,为小孩的童年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次卧的设计延续了主题风格,“山”元素自然融入,人文的气息愈发浑厚,光影之间营造出意境深远的空间氛围,令人不自觉沉浸其中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主卧空间的设计呈现出素雅简洁的美学气质,背景墙以白、灰为主色调,海军蓝和水墨加以渲染,自然勾勒出几分灵动和韵律,给予人无限遐想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移门运用夹绢玻璃材质,通透朦胧感,隐约透出里面灯光,虚灵清雅。 卧室床头背景运用自然叶状图案皮雕,现代化处理,竖向分割,增加设计感。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
常德壹号府|山水之间演绎东方人文禅意 | 设计赏析
禅宗有三层境界:“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还是山。”身处不同的维度,所见所感各不相同,好的设计就像一座桥梁,能让我们身临其境,去感受、思考、领悟,最后回归本性。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”生活即应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