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无生命的自然环境中,颗粒状的物质在侵蚀和沉积的循环作用下不断再生。那么,是否可以将这一现象运用到建筑当中,使建筑结构也可以不断地被重新配置呢?
▼展馆外观

由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学院(ICD)设计的聚合展馆(Aggregate Pavilion 2018)展示颗粒材料方面为期10年的研究成果。

这是首个完全由数字设计的颗粒材料围合而成的建筑空间,这些颗粒并未真正地连接,而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接触,兼顾了固体材料的稳定性和流体的可重构性,从而为“去稳定”(de-stabilization)和“重新稳定”(re-stabilization)的建造形式开辟了新的视角。
▼内部视角  

ICD 2018 颗粒材料展亭以研究设计颗粒材料在建筑空间方面的应用为目标。颗粒材料是一种材料体系,它们由大量颗粒或分子组成。
▼这些颗粒并未真正地连接,而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接触

展馆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“设计颗粒”:一种是可以浮动的球体,一种是可以互锁的六足结构。前者可被视为一种可移动的框架,后者则是一种自我支撑的空间结构。
▼两种不同的“设计颗粒”:浮动的球体,和互锁的六足结构

机器人被一个参数化建模环境操控。这个设计和建造的过程涉及一个图像隔离的算法,可以准确地检查几何精确度。两个相连的拱顶发掘了空间设计的潜能,组成一个完全由颗粒材料组成的建筑尺度。
▼生成过程,颗粒通过大型的机器人系统倾倒在现场

▼数字模型